第一章 概述
第一条 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维护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平台交易秩序,降低用户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强化相关平台间的协同治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及滴滴平台与用户之间签署的相关协议所确定的法律关系,制定本平台用户规则总则(以下简称“本总则”)及相关规则。
第二条 滴滴平台用户规则体系(以下简称“平台规则”)包括“平台用户规则总则”、 “平台通用规则”(以下简称“通用规则”)、“专项信息平台专属规则” (以下简称“专属规则”)、“服务功能专项规则” (以下简称“专项规则”)、“特殊功能、区域或场景规则”(以下简称“特殊规则”)、“临时性规则”。
第三条 “平台用户规则总则”、“平台通用规则”适用于使用“滴滴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滴滴网约车电商服务平台”、“滴滴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及其他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平台用户规则总则”和“平台通用规则”是上位规则,具有优于专属规则、专项规则、特殊规则、临时性规则的规则效力。
第四条 为充实、完善本总则及通用规则的规范事项,各专项信息服务平台可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形,依据本总则,分别制定“专项信息平台专属规则”;为规范功能场景的行为和事项,可制定“服务功能专项规则”;专项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其他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提供方可依据本总则并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制定“第三方服务专项规则”。
“专属规则”适用于使用相应业务平台服务的用户,“专项规则”适用于相应业务平台的对应服务场景和功能。“专属规则”、“专项规则”可在不违反本总则的原则与基本规则的情况下,对本总则进行变通规定或细化。“专属规则”、“专项规则”对本总则的原则、基本规则构成根本违反的,由平台对“专项信息平台专属规则”“服务功能专项规则”进行审查和修订。
第五条 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遵守平台规则,维护平台交易秩序,不得损害其他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任何涉嫌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或破坏平台交易秩序、损害其他用户权益的行为,平台规则已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平台规则尚无规定的,平台可以遵照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结合用户行为危害程度,酌情制定临时性规则,在平台规则修订并重新发布前予以适用。
第六条 用户应同时遵守本总则在内的所有平台规则。平台规则的适用范围,包括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及其合理延伸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行为。具体规则条款对于平台规则的适用范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用户使用本平台服务或通过本平台为他人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恪守承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其他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平台用户在规则适用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为便于滴滴平台规则体系的准确理解与统一执行,平台可在“规则中心”正式发布平台规则及关于规则理解与适用的“实施细则”和“指导案例”。除在“规则中心”正式发布的“实施细则”与“指导案例”外,包括滴滴客服答疑、Q&A、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工具发布的有关滴滴规则的宣传文案或用户解读文章,以及第三方关于滴滴平台规则所做的报道或解读,仅用于对于平台规则的辅助理解,不作为规则解释与适用的正式依据,其中内容如与“规则中心”发布的规则矛盾,或存在理解上的歧义,用户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并要求说明澄清。
第十条 规则中心发布的规则,发生修改或废止时,发生在规则生效以前的交易或行为,适用交易或行为发生时的有效规则;发生在规则生效以后的交易或行为,适用新发布并生效的规则。

第二章 名词定义
第十一条 滴滴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滴滴网站及其客户端,由基础信息平台、各专项功能服务交易信息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滴滴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滴滴网约车电商服务平台”、“滴滴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等)以及其他信息服务平台组成。
第十二条 用户,是指滴滴平台各项服务使用者,包括本规则所称的“驾驶员用户”和“乘客用户”。
第十三条 驾驶员用户(以下简称“驾驶员”),包括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顺风车车主。
第十四条 乘客用户( 以下简称“乘客”),包括出租车乘客、网约车乘客、顺风车合乘人,含下单乘客及下单乘客携带的同行乘车人、代叫车情形下的实际乘车人。

第三章 用户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 平台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时,任何人不得侵犯其人身与财产权利。
第十六条 平台用户有权通过公开渠道,向平台提交批评建议。
第十七条 当平台用户间基于其在平台内的行为发生争议时,受损一方有权依据平台规则发起投诉,平台将按照平台规则中的相关纠纷规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按照双方举证证明的事实予以认定和处置。
第十八条 当平台依据平台规则,对违规用户采取处置措施时,平台用户有权进行申辩、提起申诉。
第十九条 用户存在侵害其他用户或平台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据法律法规或平台规则规定应当赔偿损失或承担给付义务的,应当及时、全面履行其相应的义务:
(一)驾驶员未赔偿的,平台可暂停其账户提现功能至赔偿完毕;
(二)乘客未赔偿的,平台可暂停其服务至赔偿完毕。

第四章 违规处置
第二十条 基于有效维护平台交易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的目的,平台有权根据平台运营实际情况,通过本总则设定、调整违规处置措施。设定或调整后的违规处置措施在适用前应当公示或告知用户。
第二十一条 用户涉嫌违法犯罪或可能存在其他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处于调查、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的,平台可暂停该用户使用平台全部或部分功能,待相关方出具最终意见后,平台根据其行为性质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二条 违规处置原则
(一)同一用户在同一订单中的单个行为,同时违反多条平台规则的,应承担数个违规责任中最高的违规责任;
(二)同一用户在同一订单中存在多个违规行为的,每个行为分别确定违规责任,多个违规责任相加,合并执行。
第二十三条 违反平台规则的平台用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平台在处置时可加重处置力度,直至采取最高级别违规处置措施:
(一)违反平台规则被追究违规责任后,再次违反平台同类规则的;
(二)违规行为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三)违反平台规则,经过教育后仍不能意识到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平台经过观察评估认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
(四)为实现不合理目的或规避平台规则的合理适用,故意隐瞒、虚构事实,或实施其他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给他人的平台权益或合法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则的平台用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平台可根据平台规则规定的处置措施从轻、减轻或不采取处置措施: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主动向平台说明违反规则情形,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的;
(四)违规行为系因其他平台用户过错或不当行为引发的;
(五)用户首次违反相关平台规则,主观恶意较小,经过教育充分认识到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并承诺永不再犯,平台经过观察评估认为确已悔改的;
(六)平台用户为遵守法律法规、或为了配合公检法人员执法的;
(七)平台用户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违规行为造成损害的;
(八)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平台用户的违规行为存在正当理由,经平台查证属实的。
第二十五条 违规行为认定
(一)用户违反平台规则的,平台有权依照本规则规定的处置措施追究其违规责任。平台通过接收用户投诉及主动排查发现用户违规行为。
(二)用户投诉其他用户违反平台规则,或被其他用户投诉的,应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平台结合用户提供的证据、有权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平台记录情况以及其他用户反馈等,结合平台规则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认定违规事实,判断其是否违反平台规则,违规用户应依照规定承担相应的违规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规行为申诉
(一)被初步判定违规的用户,有权在平台给予的申诉期内进行申诉。用户申诉的,应配合提供适当证据以证明违规事实认定错误或违规责任处置过重。平台接到申诉后,再次依据本规则对违规事实进行核实。经核实违规行为不存在或违规责任处置不当的,平台予以取消/调整违规责任、恢复服务分或信任值等平台信用信息。
(二)如用户在平台给予的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视为认可承担违规责任。为维护平台秩序的稳定性,超出平台申诉期后,违规责任不可被撤销,除非该违规责任对用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且用户有确凿证据证明违规事实不存在。
第二十七条 违规行为处置
用户违反本规则,平台可依据平台规则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违规处置措施,追究其违规责任,并可同时要求其接受相关学习教育:
(一)警告:平台通过短信、客户端内消息等方式对用户违规行为进行提醒或警示。
(二)暂停服务:平台用户违反平台规则,暂时停止其在一定时间内,部分或全部平台服务资格或功能,单个违规行为处置所暂停的服务时间在90日以内。暂停部分服务,是指暂停平台用户在特定平台内特定时段、特定场所、针对特定对象的服务资格或功能,包括暂停单个服务或同时暂停多个服务。暂停全部服务,是指暂停平台用户在特定平台内的全部服务资格或功能。
平台用户违反平台安全规则,被暂停全部服务的,将被暂停使用“滴滴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滴滴网约车电商服务平台”、“滴滴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的全部服务资格或功能。
平台安全规则,是指规定当平台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的过程中,包括服务时间与服务空间及其合理延伸的时空内,违反法律法规、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平台规则及相关治理规范的规定,发生了安全事件,平台可据此对其采取具体安全处置措施的平台规则。
(三)永久停止服务:用户违反平台规则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其在特定平台的服务资格或功能。
用户违反平台安全规则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其使用“滴滴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滴滴网约车电商服务平台”、“滴滴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滴滴代驾服务平台”、“滴滴外卖服务平台”的全部服务资格或功能。
(四)信用违约金:用户违反平台规则,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返还不当所得或赔偿经济损失外,平台可就其违规行为收取一定金额的信用违约金。
(五)降低信用评分:降低服务分、口碑值、橙信值、信任值等平台信用评分。
(六)观察改进:驾驶员违反平台规则,平台可对其设置观察改进期,要求其在观察改进期内采取指定改进措施。
(七)安全培训:驾驶员违反平台安全规则,平台可要求其参加线下或线上的安全培训,采取改进措施,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估考核,并视评估考核及整改的结果确定是否恢复其服务。
(八)评估考核:驾驶员违反平台安全规则,平台可结合其档案予以评估,并要求驾驶员书面承诺,必要时可要求驾驶员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及征信证明或对驾驶员做专业心理测试。
警告、暂停服务以及永久停止服务为主要处置措施,信用违约金、降低信用评分、观察改进、安全培训、评估考核为附加处置措施。对于平台用户违反平台规则应当予以处置的,可在独立适用主要处置措施的基础上,单处或并处附加处置措施。
第二十八条 同行乘车责任规定
下单乘客携多人乘车,或代叫车情形下,下单乘客应告知同行乘车人或实际乘车人平台规则,且应要求同行乘车人或实际乘车人遵守平台规则,文明乘车。
同行乘车人、实际乘车人违反平台规则,应当承担违规责任的,下单乘客应配合平台核实事实,提供同行乘车人、实际乘车人的信息。平台能查实实际违规人为平台注册用户的,平台将按平台规则追究实际违规人的违规责任;下单乘客在违规事件中存在过错的,或下单乘客拒不提供同行乘车人、实际乘车人的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平台可根据下单乘客的过错程度或违规情节在实际违规人应依平台规则承担的违规责任范围内追究下单乘客的违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总则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滴滴平台用户规则总则(试行)
滴滴平台通用规则(试行)
第一章 概述
第一条 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维护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平台交易秩序,降低用户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强化相关平台间的协同治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及“滴滴平台用户规则总则”、滴滴平台与用户之间签署的相关协议所确定的法律关系,制定本平台通用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使用“滴滴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滴滴出租车平台”)、“滴滴网约车电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滴滴网约车平台”)、“滴滴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滴滴顺风车平台”)及其他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本规则中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滴滴出租车平台”、“滴滴网约车平台”、“滴滴顺风车平台”及其他信息服务平台制定的“平台专属规则”、“服务功能专项规则”有特别规定的,从特别规定。
第三条 名词定义
(一)用户,是指滴滴平台各项服务使用者,包括本规则所称的“驾驶员用户”和“乘客用户”。
(二)驾驶员用户(以下简称“驾驶员”),包括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顺风车车主。
(三)乘客用户( 以下简称“乘客”),包括出租车乘客、网约车乘客、顺风车合乘人,含下单乘客及下单乘客携带的同行乘车人、代叫车情形下的实际乘车人。

第二章 用户人身财产权益保护规则
第四条 为维护平台的交易秩序及平台用户的合法权益,“滴滴出租车平台”、“滴滴网约车平台”、“滴滴顺风车平台”可根据平台特性,制定相应的用户注册或准入(以下合称“准入”)条件与规则。符合准入条件的予以准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不予准入,已经准入的予以准出。驾驶员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准入:
(一)存在违反准入条件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二)吸毒或有吸毒记录的;
(三)饮酒后驾驶或有饮酒后驾驶记录的;
(四)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被记满12分或有相关记录的;
(五)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的。
第五条 用户在使用“滴滴出租车平台”、“滴滴网约车平台”、“滴滴顺风车平台”服务过程中,存在下列犯罪或治安违法行为的,永久停止服务:
(一)平台用户实施影响其他用户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或被追究拘留以上治安处罚责任的;
(二)驾驶员实施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及其他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被追究拘留以上治安处罚责任的。
第六条 平台用户侵害其他用户的人身权利,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应承担以下违规责任:
(一)平台用户伤害其他用户身体,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较重的,暂停服务15-30日。
(二)与其他用户发生轻微推搡,情节轻微,未造成人身伤害的,暂停服务8-15日。
(三)平台用户限制其他用户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较重的,暂停服务15-30日。
(四)平台用户对其他用户实施追逐、拦截或其他恶性行为的,暂停服务8-30日。
(五)平台用户以恐吓等手段威胁其他用户的人身安全,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较重的,暂停服务15-30日。
(六)偷拍、散布其他用户隐私或泄露其他用户个人信息的,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七)实施裸露身体性器官、猥亵等行为的,永久停止服务。
(八)触碰其他用户身体的,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显著轻微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九)车内放置不雅物品、播放不雅音视频或实施其他不当行为骚扰用户的,暂停服务8-30日;情节显著轻微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十)与其他用户沟通中使用淫秽、低俗、暧昧等不当语言的,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十一)以电话、信息等方式骚扰其他用户的,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十二)与其他用户发生言语冲突,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或暂停服务1-3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4-7日。
第七条 平台用户侵犯其他用户的财产权利,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应承担以下违规责任:
(一)抢夺他人财物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轻微的,暂停服务15-30日。
(二)盗取、骗取、勒索他人财物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轻微的,暂停服务15-30日。
(三)故意损毁其他用户财物的,暂停服务15-30日。
第八条 平台用户实施其他影响平台用户安全的行为,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应承担以下违规责任:
(一)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弩、匕首等管制器具,或携带剪刀、锤子等非管制危险器具且未放置在后备箱的,永久停止服务;情节轻微的,暂停服务8-30日。
(二)平台用户宣扬邪教、迷信、民族歧视、民族仇恨、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颠覆政权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三章 交通安全秩序规则
第九条 驾驶员应当确保车辆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车辆安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暂停其服务,直至安全隐患排除。
第十条 驾驶员在服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承担以下违规责任:
(一)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尚未构成犯罪,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永久停止服务。
(二)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重伤,尚未构成犯罪,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暂停服务30日;第二次违反本规则且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永久停止服务。
(三)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轻伤及以下伤情,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平台予以警告,情节较严重的,暂停服务15日;第二次违反本规则且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暂停服务15日,情节较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违反本规则且负同等及以上责任三次及以上的,永久停止服务。
(四)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拒绝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平台可暂停其部分或全部服务至其配合公安机关处理完毕。
第十一条 驾驶员在服务过程中存在酒后驾驶、追逐竞驶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永久停止服务;存在违反交通规则驾驶、分心驾驶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条规则的或情节较重的,暂停其全部服务1-5日。
第十二条 乘客存在抢夺驾驶员方向盘、钥匙及其他危害车辆安全驾驶的行为的,暂停服务7日。
第十三条 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因存在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被交通管理部门处罚的,应承担其违规行为导致的处罚结果。

第四章 平台交易秩序规则
第十四条 用户资料含有违法违规、违反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利的内容的,暂停服务至其修改相关资料内容;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十五条 驾驶员违反平台准入规则,盗用他人信息或以虚假信息注册,永久停止服务。
第十六条 驾驶员使用非注册车辆接单,暂停服务30日。车主需再次提交车辆注册信息,待再次审核通过后开通服务。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十七条 平台用户实施严重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的,应承担以下违规责任:
(一)驾驶员违反平台规则,通过遮挡、破坏音视频采集设备等方式妨碍平台录音、录像功能的正常使用,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暂停服务1日;多次出现前述违规行为的,平台可根据违规情节暂停服务7-15日;情节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二)平台紧急报警、紧急求救及其他供紧急情况使用的安全产品,仅限用户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损害的情况下使用。用户在其人身财产安全未受到威胁或损害的情况下使用,扰乱平台秩序的,暂停其服务1-7日;明知人身财产安全未受到威胁或损害而故意使用,严重扰乱平台秩序的,永久停止服务。
(三)驾驶员安装扰乱平台正常秩序的软件,首次违规或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条规则或情节严重的,暂停全部服务7日;多次违反本条规则或造成恶劣影响的,永久停止服务。
(四)用户无正当理由通过组织群体聚集或发布不实言论等方式扰乱社会秩序的,暂停服务90日。
(五)用户违反法律规定,侵入、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平台系统或采用其他手段影响平台系统正常运行的,永久停止服务。
(六)乘客通过威胁、恐吓、差评等手段胁迫或指示驾驶员作弊的或参与作弊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平台可对其暂停服务3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
(七)用户发送虚假订单、恶意评价或实施其他扰乱平台秩序行为的,平台可根据具体违规情节予以警告或暂停服务3-7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情节特别严重的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永久停止服务。
(八)用户为获取不正当利益或实现不合理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向平台投诉、申诉或其他侵害平台利益的行为,情节轻微的,平台可根据具体违规情节予以警告或暂停服务3-7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情节特别严重的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永久停止服务。上述行为给平台造成损失的,平台将对其进行索赔。
(九)乘客未经驾驶员同意,要求驾驶员提供超范围服务的,予以警告,警告后仍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平台可对其暂停服务3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
(十)乘客存在拒付费用的情形,应承担下列违规责任:
乘客拒不支付车费及其他已发生的费用的,平台可暂停其服务至支付完毕;
乘客被投诉多次未支付“现金、扫码付”订单的,或未支付订单金额较大的,平台可暂停其“现金、扫码付”订单服务。
(十一)用户污损或损毁其他用户财物或侵害其他财产权利的,应当按照损害发生时财物的市场价格予以赔偿。
(十二)用户应遵守在滴滴平台达成的各项协议,包括与滴滴平台、滴滴平台接入的第三方服务商或者滴滴平台合作方签订的各项协议。用户违反协议约定的,平台可暂停其服务直至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十三)用户存在其他严重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平台可以对其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90日。情节特别严重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十八条 用户存在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政府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行为,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或暂停服务3-7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15-30日;情节特别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十九条 平台应当对用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平台用户规则的规定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用户,平台应当对其暂停服务直至其符合规定;政府部门要求对用户采取相关限制措施的,平台应当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直至其满足相关规定或要求。
【规则细则】
1.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有疫情严重地区旅居史,或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病患接触史,或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等情形的用户,需隔离观察14日。隔离观察期间,平台应当暂停其服务。隔离观察期结束且经观察无疫情症状的,可恢复其服务。
2.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经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用户,平台应当暂停其服务至疑似症状排除或康复。

第五章 服务交易与费用规则
第二十条 驾驶员无正当理由取消或诱导乘客取消订单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可对其暂停服务1-7日。
第二十一条 用户议价或诱导对方线下交易的,暂停服务15日;情节轻微的,警告或暂停服务1-7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30日;情节特别严重的,或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永久停止服务。
第二十二条 驾驶员原因导致乘客未上车但产生账单,导致费用纠纷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可对其暂停服务1-7日;情节严重的,暂停服务15日;平台可以从违规驾驶员账户扣除不当所得费用返还给乘客。
第二十三条 驾驶员在行程开始前计费或下车后未及时结束计费导致费用纠纷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可对其暂停服务1-7日,并可以从违规驾驶员账户扣取不当所得费用返还给乘客。
第二十四条 驾驶员收取未发生的费用导致费用纠纷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平台可以对其暂停服务1-7日,并可以从违规驾驶员账户扣取不当所得费用返还给乘客。
第二十五条 驾驶员未按照导航指定路线、乘客指定路线或其他合理路线行驶,导致费用纠纷的,予以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本规则的,可对其暂停服务1-7日,并可以从违规驾驶员账户扣取不当所得费用返还给乘客。
第二十六条 驾驶员违反平台规则,服务中途要求乘客下车,或下车地点不符合平台规定,情节轻微的,予以警告,警告后仍拒不改正的,平台可以对其暂停服务1-3日。造成严重后果的,暂停服务30日。
第二十七条 驾驶员不得要求乘客在可能严重危害乘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下中途下车,驾驶员违反本规则,平台可以对其暂停服务30日;再次违反本规则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永久停止服务。
(一)下车点为高速路、高架桥、隧道或其他危险地点的适用本条规定。
(二)乘客严重侵犯驾驶员人身安全,导致驾驶员要求乘客中途下车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三)驾驶员遇到下列情形,不适宜继续行驶的,可在保障乘客安全的情况下,与乘客协商、建议乘客改乘其他车辆,驾驶员无需承担违规责任:
  1. 驾驶员身体严重不适;
  2. 车辆发生故障;
  3. 发生较严重的交通事故;
  4. 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
  5. 其他不适宜继续行驶的情形。